牛下崽怎么处理
牛下崽后的处理需要细致和科学的护理,以确保犊牛的健康和母牛的恢复。以下是处理牛下崽的一些关键步骤:
接生
确保母牛分娩时胎位正常,遇到难产及时助产,避免强行拖拉损伤犊牛和母牛。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轻压肺部以防粘液进入气管。
剪断脐带并用5%碘酒浸泡消毒,防止脐带炎。
让母牛舔犊牛身上的胎液,促进血液循环和站立。
初乳喂养
尽早让犊牛吃到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犊牛抗病力。
初乳的温度应控制在35℃左右,过冷过热都会影响犊牛的吸收。
人工辅助
对于弱体犊牛,需要人工协助其站立吮乳,或挤出初乳涂抹在手指上引诱犊牛舔食。
如果犊牛无法自行吮乳,可以使用奶瓶喂养,每1小时喂一次,直到犊牛能够自行吸吮。
适时补料
犊牛生后14天开始训练补饲干青草,1月后开始训练吃精料,逐渐增加饲料种类和量。
1月龄的犊牛每日可喂饲料50克,2月龄可增加到500克,3月龄后逐渐断乳。
环境管理
冬季牛舍要保持温暖、干燥、通风透光,避免阴暗潮湿。
天好的时候,让大牛和小牛一起到院内活动,多晒太阳。
刷拭牛体
定期刷拭牛体,保持牛体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的发生。
刷拭时由前向后,由上向下,注意少摸头顶,避免养成顶人习惯。
疾病防治
观察犊牛和母牛的精神状态、食欲、排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消化不良、腹泻等常见疾病。
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兽医,调整饲养方案。
补充水分
分娩后的母牛和犊牛都需要补充大量水分,可以给予温热麸皮盐钙汤或温水。
产后母牛要连饮1周,逐渐改饮室温水。
观察护理
密切观察母牛产后恢复情况,包括食欲、精神状态、排泄情况等。
及时处理胎衣不下、子宫脱落等常见产后疾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处理牛下崽的过程,确保犊牛和母牛的健康,为后续的饲养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