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环境污染
处理环境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
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
改进燃烧技术,减少排污量。
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
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气象条件,有效控制排放量。
在风力大、通风好、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活动。
在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应减少污染物排放。
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
排放大户应避免过渡集中,以免造成重复迭加污染。
合理规划厂址和烟囱设计,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绿化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增加绿化面积,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废弃物处理
对暂无综合利用价值的工业三废要进行净化处理,如采用废气净化和除尘技术来控制烟尘、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污水等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医院污水需经专门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发展清洁生产
使用低杂质的无毒或低毒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或更新设备,研究和开发无公害、少污染的生产技术。
发展绿色产品,减少单位产出的废弃物排出量。
节能降耗,回收利用可燃气体、余热、余压,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
加强工业生产管理,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轨道。
改进燃煤技术,提高燃烧效率,低硫优质煤优先供给民用。
积极开发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改革燃料构成,逐步实现燃气化和电气化。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污染
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
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
落实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推进水污染治理市场化。
实行排污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限制企业的环境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