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布”何以招来三个产业园?
一张导电布蕴含多少“能量”?在菏泽市定陶区山东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可以找到答案。
近日,在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造车间,纱线在精密织机的牵引下,交织成仅有A4纸八分之一厚度的银灰色材料——15微米超薄导电布。
“这是我们目前用机器造出来的最薄镀层导电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天厚新材料总经理刘冬告诉记者,导电布有极强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智能穿戴等领域。
2020年,天厚新材料在定陶区成立,并被确立为电磁屏蔽膜细分行业的“链主”企业进行培育。
企业刚刚成立时,生产导电布所需的超薄柔性织物全靠外购,物流成本高,供应链随时可能“卡脖子”。为此,定陶区组建招商专班,带着天厚新材料的需求南下苏州,走访纺织龙头企业。经过多次洽谈,投资58亿元,集覆纱、织造、染整、高端面料和功能性新材料于一体的华泽高端纤维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园最终落地。
“我们的产品通过园区内部通道,直接输送到天厚新材料等下游应用端,用来生产导电布。”园区企业嘉泽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城说,“这种‘上下楼即上下游’的链条生态,让企业实现了50%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在园区内完成,成本大幅下降、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强。”
5年间,定陶区通过“腾笼换鸟”,围绕天厚新材料建立了山东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不仅盘活了“沉睡”资源,还招引了8家上下游企业。
在天厚新材料产业园展厅里,一张三园协同发展的脉络图清晰可见:上游超薄柔性织物项目能提供纤维原料,中游天厚新材料生产核心导电布,下游拓展建成纳米银纤维、电磁屏蔽材料等8个项目。
而得知华泽产业园蒸汽用量大,产品出口欧美需要提供碳排放数据和碳足迹认证后,定陶区项目专班和企业一起外出考察,帮助华泽产业园引来了废旧轮胎裂解项目,项目可源源不断为华泽产业园提供蒸汽。同时,围绕废旧轮胎裂解项目,定陶区又规划建设了循环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园……至此,因天厚新材料“链”出的三个产业园区,夯实了定陶高质量发展的“硬底盘”。
从一家企业带出三个园区,是定陶区以商招商“磁吸效应”的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天厚新材料与新能源“独角兽”厦门海辰储能联合投资建成了华擎复合集流体项目。这是山东首条复合集流体中试生产线,更是定陶区电子屏蔽新材料产业链条向新能源领域拓展的关键项目。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蒋鑫 通讯员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