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供电:抢在旱情前 架起"救命线"
李克万是国网老河口市供电公司张集供电所运维班长,辖区29个台区的田间地头、村前屋后,1489户村民的用电台账,他记得比自家账本还清楚。谁家的线路老化需要更换、哪户的电表位置容易受潮,他都能一口说准。乡亲们笑着喊他“贴心电管家”。李克万在基层供电岗位上坚守二十余载,把看似平凡的抄表、巡线、抢修等工作,干成了守护一方光明的“大事业”。

2025年,张集镇遭遇了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六月刚过,太阳就像个火球挂在天上,连续二十多天没下过一滴透雨。镇子周边的稻田裂开了巴掌宽的口子,塘堰水位降到了历史最低,露出的淤泥结着白花花的盐碱;农户们精心培育的秧苗蔫得耷拉着叶子,用手一碰就脆生生地折断。“再不下雨,抽水都没水抽了!”看着地里的庄稼一天天干枯,种粮大户王老汉蹲在田埂上急得直掉眼泪。
一时间,供电营业厅的门槛几乎被踏平。每天天刚亮,就有村民扛着锄头、骑着三轮车赶来,手里攥着申请表在柜台前排队。“小李班长,我家三亩水田等着抽水,能今天就装表不?”“俺们村十多户凑钱买了抽水泵,就差电了!”焦虑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窗口的同事都急得直跺脚:“这一下子来了八十多户申请,按规定要五个工作日办结,可庄稼哪等得起啊?”
李克万看着村民们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愁容,心里像被火燎着。他召集班组弟兄们开紧急会,指着墙上的台区分布图说:“咱供电人,保的就是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现在是农时黄金期,多耽误一天,农户就多一分损失。从今天起,咱们把作息表改了——天不亮就出发,天黑透了再收工,务必在三天内把所有申请全办完!”
第二天凌晨五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李克万已经驾车驶出了供电所。田埂小路狭窄难行,汽车开不进去,他们就背着几十斤重的电表箱、电线捆,深一脚浅一脚往田里挪。正午的太阳晒得地面温度超过40℃,电线杆被烤得烫手,手一摸就能留下红印。李克万和同事们的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后背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眼镜片上模糊了视线,用袖子一擦就是一道黑印。
有个年轻同事像是有点中暑了,头晕恶心,李克万赶紧把他扶到树荫下,掏出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让他喝下,又从包里摸出提前冰好的绿豆汤递过去:“你在这儿歇着,我带其他人先上。”自己却转身又钻进了烈日下的田垄。傍晚收工回到所里,他顾不上吃饭,又趴在办公桌上核对当天的安装记录:“武营村3户装完了,二房营村还差1户没通电,明天一早先去那边……”灯光下,他眼里的红血丝像蛛网一样密布,手指在图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汗渍。
就这样连轴转了三天三夜,当最后一户农户家的抽水泵“嗡”地启动,清水顺着塑料管道喷涌而出,浇在干裂的土地上冒出白烟时,李克万靠在电线杆上,看着远处田里泛起的绿意,突然笑出了声。那笑容里,有卸下重担的轻松,更有对丰收的期盼——后来王老汉逢人就说:“多亏了李班长,不然我这季稻子真就全完了!”(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孟祚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