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南发布低碳岛建设方案,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25-07-12 10:05:00

7月11日,记者从《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专场发布会获悉,7月10日印发的《方案》提出以“向绿图强”为主线,构建“1+6”体系架构,聚焦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城乡减碳等七大重点任务,力争2030年前实现海南全省碳达峰,2045年全面建成低碳岛(碳排放比峰值下降70%),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据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璐介绍,海南低碳岛建设聚焦三个时间节点。一是2030年前,海南全省实现碳达峰;二是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海南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三是2060年前,海南全省实现碳中和。

在体系架构方面,《方案》创新提出“1+6”体系架构,即以新型零碳能源系统为核心,同步建设产业降碳、城乡减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

能源转型是低碳岛的核心引擎。李璐强调,海南将转变能源供给模式,建设新型零碳能源系统。构建以核、风、光为主要供应源,集中储能、抽水蓄能、电动汽车等多种储能技术参与电力调蓄,终端用能全面电气化的零碳电力系统。同时,探索打造以核电余热供热为特色的零碳热力系统,并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优化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海南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2018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60%新增装机来自风光可再生能源,电力自平衡能力显著增强。

“在产业赛道,海南向‘新’而行。”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提到,昌江黎族自治县以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为契机,引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实现尾矿零排放;海南全省可降解塑料替代率达80%;海南中心项目作为海口首批“无废工地”,采用可循环利用钢模板等设备减少建筑废弃物。值得一提的是,三亚“无废城市”建设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此外,交通脱碳也交出亮眼答卷。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介绍,海南全省公交车、出租车清洁能源占比达100%;洋浦港完成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船加注,三亚投用4艘油电混合动力船舶;多式联运“一单制”打通内陆物流低碳通道,7市县绿色出行比例超60%。

在推进低碳岛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部署和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李璐提到,呼应国家零碳园区建设部署,海南将优先推动自贸港重点园区申报国家级试点。通过“绿电直连+增量配电网”优化能源结构,推广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同时强化资金保障,争取专项债与政策性银行中长期信贷支持。

南方+记者 黄倩

【作者】 黄倩

粤琼合作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