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倒计时2天!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亮点抢“鲜”看

2025-05-19 09:14:00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将于5月21日正式揭牌,将为阳江建设“绿能之都,海丝名城”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据悉,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阳江市分公司(以下简称“阳江联通”)于2024年10月11日与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签订了《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启动了在阳江设立院士工作站的相关工作。在多方推动下,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于2025年1月23日成功获得批复,建站期限为2025年1月至2028年1月。

该院士工作站由刘经南院士领衔,汇聚多学科、多层次专家团队,着力打造服务国家经略海洋战略的“海工梦之队”。团队聚焦海洋产业发展痛点,围绕四大科创目标构建智慧海洋运管服体系。

目标一:建设智能通导遥基准网络

构建基于“PNT+5G-Advanced”的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实现阳江海域全时空无缝通信覆盖,打造智慧海洋的数字神经中枢。

目标二:建立海洋遥感监测体系

整合天基卫星、近地轨道平台、海面浮标及水下传感网络,部署北斗高精度定位、双光谱成像等尖端设备,编织覆盖阳江全域立体化海洋时空信息感知网。

目标三:健全海洋大数据中心

运用时空数据引擎构建PB级海洋数据湖,形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智能治理体系,为海洋AI大模型训练推理和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资产。

目标四:智能应用赋能平台

基于上述三大基础,突破四大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建成智能应用赋能平台。

人物档案: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和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国家“973计划”顾问组专家,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协调成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是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应用领域的开拓者。

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获湖北省最高级别的科技奖项——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延伸阅读

刘经南:阳江发展绿能产业具备三大优势

南方+记者 黄韬炜

【作者】 黄韬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