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真冷门绝学!《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出版,沉睡千年的古籍回归诞生地杭州

2025-05-07 14: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

200年前,在甘肃发现的一块“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轰动了考古界、史学界,西夏文研究由此开启。相对于满文等文字,西夏文失传已久,是真正的冷门绝学。

100年前发现的黑水城遗址出土了大量西夏文献——与甲骨文、敦煌遗书、居延汉简并称为“20世纪四大发现”——可惜大多被西方探险家掠夺而去,中国学者难得一见,堪称“百年之痛”。

《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

‌5月7日上午,由吴雪勇、金亮主编,杭州国家版本馆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新书发布会圆满落下帷幕。这是奥莱美术馆藏于杭州国家版本馆的一批西夏文文献,共计300余号,是西夏时期或元代的史料文献。

本次新书发布会由杭州国家版本馆、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浙江古典文献研究会联合主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虞汉胤,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孙文科,浙江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为民,杭州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吴雪勇,浙江教育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蒋婷共同为新书揭幕。

为新书揭幕

罕见的西夏文献公之于众,助力冷门绝学的研究

西夏王朝是与宋、辽、金等并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诞生于1038年,最终与南宋一同灭亡于成吉思汗的兵锋之下。西夏政权长期与北宋对峙,范仲淹曾写下“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苏轼曾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西夏灭亡后,独创的西夏文字渐渐失传。清代西夏文被发现后,西夏文解读、西夏历史研究成为绝学,相关史料也难得一见,尤其珍贵。本次出版是《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收录的300多号文献,是杭州藏书家金亮20年来收集的。

展厅一角

金亮在发布会现场回顾了这批珍贵文献的收藏经过,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对西夏文文献的珍视与守护,以及推动该项目的初心与历程。他表示,这次整理出版,正是要让孤本“化一为千”,让学者可以轻易看到,推动学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版本馆不惜成本,以原大小彩色影印出版,除了文字释读外,还标注了纸张成分分析和厚度统计。

《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西夏学学者史金波在本书序言中表示,近年来西夏研究由冷趋热,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次出版的《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六卷不乏珍品:

第一卷中的刻本《佛说十王经》刻印精良,与俄罗斯藏的黑水城文献中的两种版本,可以对照,对探讨西夏这一重要经典的流传和校订方面有特殊价值。

《佛说十王经》,展厅展出中。宋浩摄

第二卷的写本《求生净土略礼忏本》,是首次发现,世上仅存。虽然是佛教文献,但内容贴近社会,能够反映西夏和北宋时期的社会面貌。

第三卷的活字版《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七)出土于宁夏,这是中国早期使用活字印刷的重要见证,共80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多卷,而第57卷在这里。史金波上世纪70年代见过一次,后来散入市场,又被金亮拍卖所得……

这些西夏文献的整理出版,为西夏学研究增添了新资料,对于推动学术交流的深入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让大众可以方便、直接阅读,感受西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古籍回家与藏书家的情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卷中收录的两面刻本御制牌记,诞生于元代的杭州,历经700多年,重新又回到杭州,寄藏于杭州国家版本馆,并影印出版。牌记上有龙纹,以西夏文写着“当今皇帝圣寿万岁”“太后皇后寿与天齐”等语句。经整理者考证,这是元代大德年间,在杭州的大万寿寺刊刻的。

孙伯君致辞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孙伯君指出,元代时的杭州,是江浙行省的省府,继承了从北宋以来的刻书中心的地位,刻工云集,印刷技术精良。因此,当时,元代统治者在杭州组织刊刻书籍,刊刻了大量西夏文佛经。

这些西夏文的佛经由官府出面组织刊刻,或车载,或马驮,运往千里之外的西夏故地,被西夏人珍藏、诵读。在历史的风沙中,埋入土地之下,沉睡千年。

让人惊叹的是,当年在杭州刊刻的这些文献,经由杭州藏书家金亮之手,如今戏剧性地回到出生地杭州,并影印出版,公之于众,“实为一幕藴含着历史沧桑感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共存的生动例证。”史金波写道。

张涌泉致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敦煌学专家张涌泉分享了研究团队在解读西夏文文献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取得的突破。他提到,珍贵文献对于研究非常重要,海内外很多收藏的机构、个人都不予公开,学者难以看到。像金亮这样的藏书家,愿意把自己的收藏公之于众,造福学界,是让人非常感动的事情,他向这样的收藏家表示敬意,也向金亮和杭州国家版本馆致力于保护研究、推出这样的重要成果致敬。

张涌泉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敦煌文献“回归工程”。将百年前劫掠到海外的敦煌文献,以原大高清彩色图片、数字化的形式带回中国,向社会公开,也让珍贵文献以另一种方式回家。这与《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的出版,有同样的意义。

《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

发布会最后,虞汉胤与嘉宾们一起,向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图书馆、海宁市图书馆赠送了《缉熙堂藏西夏文文献》。

通过这种方式,将促进文献的广泛共享,让学者和普通市民可以方便地翻阅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了解西夏王朝的历史,丰富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认知。

(活动主办方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