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遵义供电局:电力护航国家级珍稀野生植物

2025-05-21 18:07:00

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生物种类丰富,溶洞、峰林、石漠化等复杂生态为物种提供了高度异质性的生存空间,被誉为“古生物王国”。数据显示,贵州已查明物种2.4万余种,居全国第四位。

在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电网贵州遵义赤水供电局工作人员对保护区内的监控设备用电情况进行检查。

初夏,走进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金沙沟的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葱郁,水汽氤氲,桫椤轻盈的叶片随风舞动,像一根根形状修长的绿色羽毛在密林深处摇曳。

“桫椤是一种木本树蕨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与恐龙同时代诞生,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穿越亿年,是名副其实的陆生植物‘活化石’。”护林员吕相政介绍,保护区占地133平方公里,遍布6.2万株桫椤,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桫椤命名的保护区。

防火是保护桫椤的首要工作任务。“为织密防火网,我们将保护区10.2公里的10千伏配网线路进行入地改造。由于保护区地处丹霞地貌,电缆入地面临通道建设难题,最终经过讨论决定先用砖砌电缆通道,而后用土进行掩埋。”遵义赤水供电局配网综合班副经理明强说,电缆入地16年来供电“零故障”,满足保护区千余处监控、防火设施设备24小时不间断供电。

在桫椤博物馆,一群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正在对培育的120株桫椤苗进行数据采样。科研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周梦青说:“桫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对生态系统保护有重要意义,自去年10月以来我们一直在此开展桫椤培育和病虫害研究。”

南方电网贵州遵义赤水供电局工作人员了解桫椤苗培育情况。

研究的最重要环节,是通过DNA分子降解分析细胞变化,从而观察桫椤叶蜂和绿带妒尺蛾对桫椤繁育和成长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需持续保持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超12小时,以确保DNA分子充分降解。”周梦青介绍,此外研究还需光照培养箱等5类大功率用电设备。

“我们采用10千伏文中线、城口线互倒互供的双回路供电方式,实现桫椤培育恒温、恒湿。”遵义赤水供电局文华供电所所长李孟泽说道。

据统计,目前贵州共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讯员 谭镇林 李剑 卢婷婷

编辑 谢国欢

二审 何美

三审 唐正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青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