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民间传说故事
#山东##临沂##临沂头条##临沂河东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龙灯扛阁的起源与传说
1. 祀神求雨的传统
龙灯扛阁是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社区独有的民间舞蹈,其起源与当地祀神、求雨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据传承人杨贯秋所述,三官庙社区紧邻沂河,村民自古敬畏河神,每逢年节或大旱之年,便通过舞龙灯扛阁祈求风调雨顺、消灾避祸。这一传统可追溯至清代,已有200余年历史。
2. 融合神话元素的表演形式
龙灯扛阁由舞龙与扛阁结合而成,表演中儿童扮成“八仙过海”等神话人物,坐于成人肩扛的铁椅上,寓意“仙人驾龙”。龙身长达50米,象征东海苍龙,舞动时气势磅礴,展现“巨龙翻云覆海”的传说意象。其伴奏音乐以“流水”“急急风”等传统曲牌为主,增强神话氛围。
3. 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成为庆祝胜利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节庆娱乐项目。2011年,该艺术形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展演,如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等。
二、沂河河神信仰
三官庙社区对沂河的敬畏衍生出独特的河神崇拜。民间传说中,沂河有河神守护,村民每年通过祭祀与龙灯扛阁表演祈求平安。大旱或洪涝时,村民更以舞龙仪式沟通天地,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祈福。
三、与尧舜文化相关的传说
尽管河东区所在的临沂市并非尧舜都城核心区域(尧舜活动中心主要在今山西运城),但河东文化圈内仍流传与上古帝王相关的传说。例如:
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
河东地区(广义的黄河以东)在古籍中被认为是后羿与嫦娥神话的发源地之一。传说后羿为尧时大将,受命射落九日,其妻嫦娥因吞服仙药飞升月宫。这一故事虽在多地流传,但河东民间版本强调其与本地自然环境的联系,如沂河一带的干旱背景。
四、历史人物与民间故事
董永与田仙的传说
虽然董永传说核心区域在山西运城万荣县,但河东文化圈(包括临沂)亦有类似故事流传。据《万荣县志》记载,董永因孝感动天,与当地女子田仙(后被神化为“七仙女”)结缘,其故事被改编为戏曲、歌谣,成为孝文化与爱情传说的结合体。
五、其他民俗与口述传统
民间秧歌与节庆文化
河东区春节期间盛行秧歌汇演,其中融入神话元素,如“扑蝴蝶”象征春回大地,“竹马旱船”演绎历史故事。此类活动不仅是娱乐形式,更是代际传承的载体,反映了农耕社会对自然与生活的祈愿。
文化价值与保护现状
1.非遗保护:龙灯扛阁作为国家级非遗,面临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三官庙社区已建立展馆并投入资金支持,但年轻一代参与度仍需提升。
2. 文旅融合:河东区通过秧歌汇演、非遗展演等活动,将传说转化为文旅资源,如鸭子池生态区的成语典故园,以雕塑艺术再现历史故事。
临沂市河东区的民间传说以龙灯扛阁为核心,融合自然崇拜、历史人物与神话元素,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这些故事不仅是地方记忆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缩影。未来需加强文献整理与活态传承,确保这些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